本网讯(记者任科 李双雁)8月30号,记者一行来到郑州,在曹奕菡的家中见到了这位有着视听双重障碍的美丽姑娘,这也是记者第一次接触有视听双重障碍的采访对象。
美丽的曹奕菡
在采访之前,我曾有很多顾虑,想象奕菡是什么样子姑娘,在相对“无声和模糊的世界”里,她的状态好不好,见到她我该如何跟她“沟通”;奕菡会不会很敏感,我是不是要根据她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30号上午8点,记者来到奕菡的家中,奕菡和母亲、舅妈一起接待了记者。一见到这个姑娘,记者之前所有的顾虑便烟消云散了,这是个乐观开朗,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漂亮姑娘。记者见到奕菡时,她正在卫生间洗漱,看着她利落的放置东西、熟练的挽起头发,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根本无法判断出这个爱穿白色连衣裙、“爱臭美”的女孩是一个有着视听双重障碍的“残疾姑娘”。
据了解,奕菡今年20岁,五岁时因病导致其双眼视力几乎失明,左眼仅剩光感,右眼视力不到0.1;听力也严重受损,正常人在15分贝时就能够听到的声音,她要在分贝达到85以上才能听到,现在奕菡已经佩戴了助听器,听力相较之前有了些许进步。
现在,奕菡和母亲、妹妹住在一起,妹妹曹苡哲今年11岁,上小学六年级,平时很勤快照顾姐姐。母亲没有稳定收入,也因为这些年带奕菡到全国各地看病,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比较困难。目前靠打一些零工赚钱,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系在母亲一人身上。
电影纪录片《梧桐树》海报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上帝关上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比喻上天总会用其他方式弥补一些缺陷,上面《梧桐树》海报中仰望天空的红衣少女,便是美丽的奕菡,当时的她12岁。自幼视听双重障碍,让奕菡的世界格外安静,格外单调。但看不见听不见,难道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吗?宁静的世界让她更为专注,奕菡做任何事情都无比用心无比认真,她不仅很快学会了盲文、手语,还学会了写字、拍照、作图软件、微信和发朋友圈等等。倔强不认命的她用尽全力在微弱的视觉和听觉中捕捉外界的一切信息来丰富自己,这个热心的姑娘,还常常帮别人拍照、美化照片,她能发现所有人和事物最美的一面,她还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几年前发生的事情,她都能清楚记得。
奕菡的盲文书
奕菡写的字
奕菡心中有明灯、指尖有世界。残疾并不是残废,只是上天给她做了其他的安排,让她有了另一种活法……微弱视力和听力让她无法看到和听到眼前世界,但她与世界之间有着另外的“沟通”方式,她用“心”沟通。
著名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是她的偶像,海伦·凯勒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创造了世间奇迹。同样情况的奕菡也不是温驯“认命”的姑娘,她乐观开朗,有着自己的梦想,她想自力更生、想考大学,还想成为一名手语翻译……她不仅拥有梦想,还付出努力,经常会借一些盲文书籍学习,每天都含混不清又倔强固执地提出无数对世界的疑问,请母亲或志愿者帮忙搜索答案。她还喜欢发朋友圈,写出来的文字逻辑分明、条理清晰,根本看不出有残疾。
奕菡自己拍照、修图
奕菡的母亲张女士在与记者谈话期间,多次哽咽,提到以前只要听说哪里能治疗奕菡的病,就带着奕菡全国各地跑,还曾想把自己的眼睛换给孩子……母爱让她愿意为女儿付出一切,现在她对于女儿想考大学的心愿表示大力支持,“奕菡虽然视力和听力受损,但是智商不受影响。她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遇到问题时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残障人士与你我一样都有追求和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要克服残障给他们带来的生活障碍,仅靠他们自身的努力和家庭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唯有社会和政府共同的接纳和支持,才能让残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对于整个残障群体,希望我们能真正落实他们的整个教育阶段,而非某一个阶段(现在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只是针对小学和中学教育)。
一位坚强的母亲想圆自己女儿的一个心愿,想让“不完美”的女儿以后有个可以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在我们这个充满爱与美好的社会,我们真诚的希望有能力有爱心的人士或专业的学校、机构能为这个美丽的女孩提供一些经济或病情上的帮助,让折翅的天使有一次飞翔的可能,不要让这个努力、坚强、喜欢微笑的女孩连为自己梦想奋斗一次的机会都没有。
曹奕菡照片
本站联系电话:13522770319